第一场
前一天刚 VP 香港站,拿到银牌上游的成绩,让我对第一场网络赛信心满满。
开场的签到题 G,我一开始误判,用了反向 BFS 的思路,结果完全错误。幸好队友迅速指出核心条件,要对每个 1<=i<n 存在 i 和 i+1 这条边,才避免更大的时间浪费。但因为我的失误,队伍一开始就吃到了一次罚时。
后面队友以比较快的速度过了 A 这个大模拟,我则在交一发 B 以为能过的 n^2 暴力 TLE 后发现就是输出前 n-k 个数,再交一发就 AC 了。
队友在第一次没过大模拟修改的时候,我和另一个队友想了 I 的反向最短路的思路。在 AC 了 A,B 后去写随后也一次 AC 了。
这是我们无论过题数还是罚时都是领先的,但也到此为止了。随后基本都是事故了。
先是 M,这道题我一开始认为 n^2logn 的纯暴力过不了(实际上是合法解)。队友在没读清楚题目的情况下说自己的可以 n^2 解决。我实在想不通为什么可以 n^2 算出来。
我以为他要写树上 DP,并举了几个反例说明问题。但队友当时没理解我的意思,仍坚持自己的想法。
最后终于还是 n^2logn 过了 M。后面开始做下一道题 D。这是真的树上 DP。但这道题其实我们很早就开始看了。我们在交了 3 发错误的贪心后发现这题就是真的树上 DP。但想到的时候已经只有半个小时了。
在修修改改半天后最后还是没能过这道题。最重要的是虽然想到了树上 DP。但想清楚每个节点最多连两个边这件事太晚了。
第一场于是就那么惨淡收场。在过 5 题的队中罚时也不算靠前。当然我安慰自己比去年好多了。
后面发现其实 C 比 B 简单,被过题率误导了。
这场最大的教训是:不要轻易否定可能的复杂度,读题时一定要确认清楚题意;另外,不要过分依赖过题率来判断题目难度。
第二场
几乎摆烂了一周,但打的反而比第一场好点。
还是上一场一眼签到题的队友,这次很快看出签到题 C 的核心,只需取七种情况的最小值(是这题的官解,二分也能过),在 18 分钟 AC。是我们学校第一个 AC 这道题的队伍。我们学校第四个 AC 这题的队伍都在一个小时后了。
但第二题 D 一路卡到一个半小时,我们一开始想系数可能是 kx+b 形式。在我算了个数学结论但是错了以后,队友发现系数不是 kx+b 形式而是 2^x 形式后 AC。
第三题 E 其实是我们第二个读并且交的题,我们猜了个数学结论但是错了。后面我想到了 DP,得出递推式后用矩阵乘法优化 AC。
我在做第三题时,队友读了第四题 H 并得出解法。我认为队友可以过就直接看第五题 I 了
实际上最后我相当于看了这题三小时但没有得出任何解题方案。我注意到 f(1,i,x) 其实就是一个多项式,尝试用拓扑排序求系数,但最终没能理清转移方式。
队友想了个猜边权的乱搞的解,写到最后样例都过不了。不过还是交了一发,成为我们队最后一次提交。
后面发现其实 J 比 I 简单,又被过题率误导了。
相比第一场,这次我们在前期配合更高效,但依旧在题目选择上被过题率带偏。这提醒我要保持独立判断,而不是盲目跟随大多数。
发表反馈